馬斯克(Elon Mush)正式收購推特Twitter後,即開展一系列改革工作,其中包括大幅削減開支及向認證用戶收費,隨着美國中期選舉在11月8日正式開始,馬斯克是否真的能通過收購推特來攪動美國中期選舉?他又將如何撩撥兩黨的心弦?
說到政商影響力,若馬斯克認第二,未必有人敢認第一。論其過往“戰績”,馬斯克投資Tesla後,後者成為電動車界的領軍者;他創辦的SpaceX成火星旅行的圓夢者;星鏈(Starlink)則改寫了通訊業,更一度影響俄烏局勢發展。馬斯克的商業王國令他累積兩千多億美金的資產,一躍而成全球超級富豪榜首。
筆者所見,推特作為活躍用戶高達2.38億人次的社交媒體平台,多國政要都在此平台開設個人賬戶,但同時推特也背負着130億美元的債務亟待解決。馬斯克在臨近中期選舉收購推特,勢必要利用該收購舉措,在解決推特本身的發展問題之餘,更要在僅次於美國總統大選的中期選舉中展示自己的影響力,一石二鳥。但如何影響則取決於馬斯克與共和黨之間的曖昧程度。
馬斯克在兩黨間搖擺
早年的馬斯克立場傾向民主黨,但隨着民主黨內極左思潮氾濫,其與民主黨拜登政府漸行漸遠,默默與共和黨達成了一些默契。
今年5月19日,馬斯克在推特公開表示不再支持美國民主黨,“往後將會把票投給共和黨”,同時也宣稱未來自己將遭受更多“政治攻擊”。而拜登也開始公開叫板馬斯克,在後者收購推特後,拜登表示“他買了在全世界散播謊言的公司。”這種公開批評民主黨的行為,從今年4月25日推特董事會接受收購案以來便逐漸升級。不禁令許多網友擔心,收購了推特的馬斯克,會否利用其在中期選舉為共和黨造勢。
筆者認為,在目前民主黨與共和黨幾乎平分選民的情況下,馬斯克貿然選擇站邊,在剛剛開展的推特新業務上並不討好。所以,從馬斯克宣布的三大措施來看,馬斯克似乎想在兩黨之間選取一種平衡。
首先,馬斯克宣布要實施向藍剔認證用戶收費(藍剔認證標識:確認政府官員、名人及記者等身份的真實性,類似微博的大V用戶),每月8美元。但延遲到中期選舉結束後才正式實施;第二,馬斯克宣布為了削減開支將大幅裁減員工,50%的員工面臨失業。其中包括安全部門負責人Vijaya Gadde,此人便是之前決定封禁特朗普賬號的公司高管。
雖然推特網絡安全主管發推文安撫,指內容審核團隊僅裁員15%,“內容審核的主要力量都在”。但事實可見,這幾天隨着選舉結果的出爐,加上藍剔認證用戶並未開始正式實施,無實名推文的速度及頻率一定是呈指數形式增長,僅剩不到八成的勞動力能否應對撲面而來的未證實消息,絕對要畫上一個問號。前兩個舉措似乎不招民主黨的待見,但馬斯克堅持短期內不恢復特朗普的推特賬號,貌似在民主黨那邊討了個喜。
推特在黨派鬥爭中起關鍵作用
最先發現推特價值的便是當時正準備競選美國總統的奧巴馬,2007年他成功當選美國第一任有色人種總統,就有賴於這個媒體平台。奧巴馬的手下敗將希拉里深知推特的可利用價值,她在國務卿任內做了兩件事,推動了推特未來在黨派鬥爭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其一就是希拉里在任期內推行“電子外交”,她利用facebook、Youtube以及Twitter這些平台傳遞外交政策資訊;其二就是成功利用Twitter干預2009年6月的伊朗大選。為了幫助反對派獲勝,Twitter公司應美國務院的要求,將原計劃在當地時間15日深夜進行系統維護,暫停90分鐘的服務延遲到16日下午5時。伊朗大選因此得名為“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
所以,當政商第一人馬斯克接棒知名社交平台推特,可想而知,推特在本次中期選舉中的用途將不僅僅只是傳播訊息的平台。更有人認為,馬斯克暫時不解封特朗普賬號,或許只是為了不讓其搶了自己在推特的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