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財經透視 > 正文
港地價重返十年前的啟示
本刊記者 何潔霞 [第3553期 2023-09-28發表]
政府力谷夜經濟,推出“香港夜繽紛”計劃的同時,樓價及地價雙雙下跌,尤其啟德一幅住宅用地每平方呎中標價,回落至區內近10年最低水平,有分析指, 地價反映樓市現狀,並相信短期仍有下調壓力,不排除更多早年投下的發展商需劈價賣樓。
 

賣地成績向下 香港經濟也轉弱


9月14日,啟德2A區地皮截標,由信和置業牽頭的財團以53.5億元中標,每方尺樓面地價僅5,392元,創2014年2月以來啟德地價的新低,亦是啟德住宅地歷來的第三低價。

去年12月,長實投得一幅同樣位於啟德2A區的地皮,當時樓面尺價為6,138元,已經創出低價,但如今的地皮比長實地還要再低12.2%,可見地價還有向下調整的壓力。

記者翻查過去啟德區地皮成交紀錄,政府初期先推位於前北面停機坪一帶的住宅地皮,首幅住宅官地可追溯至2013年6月份,當時第1H區1號地皮及2號地皮,由中國海外分別各以22.7億元奪得,每呎地價5,428元及4,913元,即為已入夥的啟德1號I、II,亦是本港唯一一個港人港地項目。

及至2014年,啟德有4幅地皮成功批出,包括第1I區的1號、2號及3號地皮,先後以29.1億、29.3億及39.2億元批出予建灝集團、嘉華灝集團、嘉華國際(0173)及保利置業(0119),每呎地價6,500元、5,330元及6,530元。同年又賣出啟德第1H區3號地皮,由會德豐以25.2億元投得。

及後兩年多,啟德區一直未有住宅地皮推出,直至2016年底,海航在兩個月內以高價奪得第1K區3號地及1H區3號地,當時作價88.3億及54.1億元,每呎地價一下子升至1.35萬及1.36萬元。在中資“加持”下,兩年間啟德區住宅地皮的尺價大幅倍升。

海航在2017年1月及3月再奪得第1L區1號及2號地皮,呎價約1.3萬至1.35萬元。惟經過一輪高價搶地後,該4幅用地其後全易手予本地開發商。

而在2018年11月起至2021年2月份,政府開始推出啟德跑道區的地皮,政府先後推出共10幅,位於第4A、4B、4C及E區的跑道區住宅地皮,每呎樓面 地價介乎11,842至19,636元,其中奪標財團不乏由3至5間發展商合組的超級財團。

 

財團是執平貨好手


再看看投得今次平地的財團組合,業界估計,這個由信置夥拍鷹君、華人置業和ac中國海外合作的財團,整個項目總投資額大約120億元,計及建築成本及財務開支,每呎成本價約12,000元,日後完工的住宅,呎價若能賣得15,000元,已有合理利潤。

這個財團組合都不是手上持有大量高價地、或負債很高的財團,其中鷹君及信置都有故事。

鷹君是競投住宅地的稀客,可以說是不便宜不投。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後,香港地產不景,至2014年,政府開賣白石角地皮,鷹君就以低於市場預期下限價的17%價格投得,成交價24.1億元,平均樓面呎價3300元,創了新界東地皮自07年以來的低價,可見鷹君是“執平地”的老手。

至於牽頭財團信置,則有另一個故事。信置過去亦曾有買貴地的經驗,最經典的是小西灣藍灣半島地皮。於1997年金融風暴前,信和以“驚天價”118億元投得,呎價超過4,000元,在當時屬超級高價。隨後爆發金融風暴,結果發展商需要引進新股東,分擔財務負擔。

不過有信置老臣子跟記者說,話當年他們是來自新加坡的過江龍,在賣地場上經常受到本地財團抵制。每當看見他們投地,本地地產商便經常聯手叫價競爭,所以他們的困局,是不出高價根本買不到地。然而如今俱往矣,信置已成為本地主要發展商之一。啟德地皮再創低價,而且發展商並非單獨入標,而是組合4個財團共同入標,可見市場對投地態度非常保守,很多本身負債高或過去買了貴地的財團,根本就不願意出手,願意出手的財團亦不想獨力承擔。

由此可見,在利息高企的情況下,人人都非常“謙手”。住宅的麵粉價下跌,而且似未見底,未來的壓力便會推向麵包價,住宅樓價還有下調的壓力。

 

王震宇:招標結果反映市場實況


Bricks & Mortar Management創始人王震宇說:“見到地價很明顯低到一個吸引的水平,可能發展商都計到數,樓價未來就算下跌,都有足夠安全係數,毋須蝕本,這個是最重要,否則沒有人會出來買地。”

王震宇又指,在高息環境下,早年高價投地的發展商,由於囤積項目的成本亦有所上升,有機會寧願劈價,甚至蝕讓賣樓。“從投資角度去看,假設未來住宅租金升20%,若要有3厘或以上較合理的收租回報,樓價最少要跌30%。”

此外,本港銀行陸續上調新造H按封頂息,加幅達0.5厘,是今輪按揭利率升息週期中,幅度最大的一次。

 

張翹楚:若息口再上升地價會繼續下挫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就表示,每呎樓面地價5,392元屬預期之內,並創過10年新低,認為此水準對發展商來說是“進可攻、退可守”,風險可控,預計項目未來每呎可賣1.7萬至1.8萬元,又指市區地皮對發展商仍有吸引力。

他又表示,啟德地價已經跌至很低水平,相信未來不會再下一次。他指,若果區內地價要再跌,估計將與息口上升,以及二手樓價繼續下挫有關。

 

梁沛泓:對市場的影響屬中性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表示,今次的中標價其實仍屬於低水,呎價較上次低,對市場的影響中性。“早前預測該地皮每呎樓面地價約4,600元至4,800元,較今次中標呎價平,是因為是次地皮推出的時間及地點皆較去年底長實中標時差,加去年長實中標 價亦較當時市場預期低,故綜合上述因素,成功吸引不少大型發展商加入爭奪。”
 

張競達:希望政府撤辣


至於中原測量師行張競達則認為,是次地皮成交貼近市場預期,惟仍創下區內地皮10年新低。不過該地順利批出,未受荃灣油柑頭首置地流標影響,反映發展商仍積極爭奪市區。但由於該地條款較多,需興建地下街設施及多項社福設施,故發展需時,令發展商出價保守。

張競達又預料該地可發展成中小型住宅單位,若工程落成後,計算建築成本及合理利潤,每呎實用售價為15,000元。

他強調,地價低對市民不一定是壞事,發展商平買平賣,其實是不少人入市圓業主夢的黃金機會。但是長期低價賣出珍罕的地皮,亦一定影響政府收入,自然亦影響民生。“住宅物業非商品,而是生活必需,對比波動大的股債匯,更是很多人理想的長線安全投資,若放任樓價直插到底,將令不少為置業而節衣縮食的市民損失慘重,衍生眾多社會問題,物業買賣牽涉的不止地產建築界,而是民生及社會,若樓市急速下滑將對社會及經濟造成衝擊,未來負資產個案勢急升,蝕讓個案續增,並嚴重影響賣地 收入,冀政府正視撤辣為樓市鬆綁。希望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會有相應的措施,為樓市止血,否則勢必影響香港的疫後復甦速度。”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