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考慮到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陸續出台的政策存在邊際優化空間,金融部門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研究,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準度,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是高層對於樓市限制性政策邊際優化的明確表態,具有指示性的意義,意味著央行將釋放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信號,預示了下半年樓市調控政策的重點和聚焦方向。
銀行的貸款數據顯示,房地產貸款佔新增貸款的比重,從2016年46%的最高點,下滑到2022年的3.4%,今年一季度樓市雖有回升,也僅為6.3%。
7月4日,央行的最新調查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居民買房意願和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均有所下降。其中,央行對全國50個城市2萬戶城鎮儲戶的調查顯示,當被問及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時,選擇購房的居民佔比僅16.2%,較上季下降1.3個百分點。此外,央行對銀行家的調查也顯示,二季度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比上季度下降8.4個百分點至47.0%。
這表明,多年來對房地產熱實行的干預政策,其成效已經越來越弱,其作用已經越來越小,甚至走上極端,在打壓政策的擠兌下,致使房地產市場出現萎縮走勢,走向了政策初衷——使其回歸正常的反面,因而存在很大的改善、改進、改革的空間,即存在優化房地產過熱階段政策形成的邊際空間。
但是,笔者认为,邊際改善絕對不会是大水漫灌和過度刺激,只會是小心翼翼地回調。
那麼如何優化呢?首先,央行的表態中用的是“有序出清”“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準度”“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比較謹慎的政策語言。而加強金融對房地產的扶持,關鍵是摸清楚需求在哪裏,精準扶持剛需和改善的需求端,金融支持保交樓、扶持白名單房企。對已經“爆雷”的部分民企、項目,堅決出清。
其次,扶持行業高質量發展,對現房銷售、城中村改造、集體土地入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城市更新、新型城鎮化等予以金融支持。比如,對於租賃住房方向,為了推動房地產行業轉型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擬定《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為住房租賃提供多元化、全周期的金融服務。1000億元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正在穩步推動,已經落地濟南、鄭州等試點城市。
再次,落實金融機構繼續對房企存量融資展期。近日,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將“金融16條”中兩項有適用期限的政策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企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同時結合保交樓工作需要,將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期限延長至2024年5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