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財經透視 > 正文
香港保險市場的增量在內地
陳沛良 香港立法會議員、太平香港總經理 [第3539期 2023-03-13發表]
【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後疫情時代,振興香港經濟乃重中之重。香港立法會議員、太平香港總經理陳沛良接受本刊記者專訪,分享他在保險業的真知灼見。
 
記者:您如何評價香港保險業產業鏈?
 
陳沛良:香港保險業是香港金融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業務涵蓋人壽保險、健康保險、財產保險等多個領域。以下是對香港保險業產業鏈的幾點評價:
 
產業規模大:香港的保險密度和深度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加上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保險業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產業規模龐大,對於香港經濟的發展貢獻巨大。
 
產品種類多元化:香港保險業不僅提供傳統的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等基本保險產品,還涉及新型保險產品如電動車保險、智能家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等,滿足了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
 
投資運用靈活:香港保險業在資金運用方面靈活多變,除了傳統的固定收益投資外,還會進行股票、基金等風險較高的投資,從而提高收益率。
 
監管制度健全:香港保險業的監管制度相對較為健全,保障了客戶的權益和保險公司的穩健經營。
 
政策支持:香港政府積極推動保險業發展,提供稅務優惠及政策支持,有利於行業發展。
 
銷售渠道暫時仍較單一:香港保險市場仍然以經紀及代理銷售渠道為主,雖然近年積極推進科技應用,但發展速度仍落後於內地市場。
 
同時,香港保險業亦面臨挑戰,隨着保險市場的逐漸飽和,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市場份額分配也越來越困難。此外,市場變化的不確定性和政策的風險也是香港保險業面臨的挑戰。
 
記者:在後疫情時代,香港保險對內地消費者吸引力如何?
 
陳沛良:在後疫情時代,香港保險對內地消費者仍具一定吸引力,主要是香港保險業的國際品牌知名度較高,擁有良好的國際聲譽和形象。另外,香港保險產品多元、專業服務及管理水平高,滿足客戶需求及提升客戶黏度。加上疫情過後,防疫措施續步解封,有利發展跨境保險。但同時,香港保險業現階段亦面臨一定困難,或導致內地消費需求下降:後疫情時代,全球多國經濟仍未復常,內地消費意欲暫未回復至疫情前水平,對消費連帶的保險產品需求或有所下降。加上內地保險市場的競爭加劇,隨着內地保險公司的發展,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對於香港保險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總體來看,香港保險業仍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吸引力,例如在資金運用方面的靈活性、產品創新和服務水平等方面。香港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加強與內地金融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在中國內地的業務範圍,提高自身的市場佔有率。此外,香港保險公司可以透過提高產品質量和創新,以及積極開展網上保險業務等方式,來增加對中國內地消費者的吸引力。
 
 
記者:香港保險業在推動經濟復甦,以及在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方面,可以發揮那些優勢?
 
陳沛良: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顯示,新加坡超越中國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應儘快有所動作提升自身競爭力。香港保險業在推動經濟復甦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方面可以發揮以下幾個優勢:
 
提供風險保障:保險業可為地區經濟提供風險保障,減少企業和個人面對的風險帶來的損失,從而增強經濟穩定性及可持續性。
 
穩健的金融體系:香港擁有穩健的金融體系和健全的監管制度,這是保險公司運營的重要基礎。
 
開放經濟環境:憑藉香港開放的自由經濟體系和完善的貿易和金融基礎設施,吸引海外保險公司在香港設立業務,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
 
地理位置優勢:香港地處東亞,是中國内地和東南亞國家的重要商貿樞紐,這為保險公司拓展客戶和市場提供了便利。
 
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香港保險業擁有豐富多樣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創新和科技:香港保險業在產品設計和服務創新方面,近年積極推進科技應用,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這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的效率和客戶體驗。
 
合作和互惠:香港保險業與内地保險業合作互惠,通過內地香港互聯互通機制和香港自由貿易協定等,擴大雙方的市場和業務範圍,這可以提升香港保險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貢獻。
 
記者:香港保險業目前有哪些不足之處?
 
陳沛良:全球經濟及政治環景不穩定下導致市場波動:隨著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不穩定,香港保險業也面臨著市場波動和風險增加等挑戰。
 
市場競爭激烈:香港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保險公司需要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和競爭對手。
 
規管環境複雜:香港保險業需要遵守不同的監管規定和標準,包括國際、內地和地區性的監管要求,這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和風險。
 
產品創新和客戶體驗:雖然香港保險業一直致力於產品創新和客戶體驗的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產品過於單一,缺乏差異化和個性化等。
 
香港保險業需要面對眾多的內外部挑戰和問題,需要積極應對和創新,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拓展市場和客戶群體,增強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您對未來香港保險業有何構想?
 
香港保險業在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以下是未來發展的幾個方向:
 
跨境保險:資料顯示,2021年香港保險深度20.8%,保險密度近8.1萬港元/人,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市場空間有限,而內地保險業發展勢頭迅猛,2022年內地保費收入達人民幣4.7萬億元人民幣,保險深度僅為4.46%,保險密度僅為人民幣3206元人民幣/人,潛力巨大。未來,香港保險市場的增量在內地,需要發展跨境保險為香港保險業提供新方向。
 
數字化轉型:香港保險業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開發和應用新技術,提升客戶體驗,拓展市場空間。
 
健康保險市場:隨着人口老齡化和健康意識提高,香港健康險市場將有更多發展機會。保險公司將繼續推出多樣化的健康保險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保險科技:保險科技是香港保險業的一個新興領域,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例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將有助於改善保險公司的運營效率,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同時也將為客戶提供更好的保險體驗。
 
海外市場:香港保險業已具一定國際化水平,未來將繼續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東南亞等地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機會,推出適合當地客戶的保險產品,滿足當地客戶的需求。
 
綠色保險:隨著氣候變化影響,世界各地環保意識有所提高,綠色保險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跨界別合作:保險公司可與其他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進行跨界別合作,共同開發更創新和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實現有效的資源整合和抓住市場開拓機遇。
 
 
人物簡介
陳沛良,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現任太平香港總經理、西安市政協委員。他在中國太平工作40余年,任子公司高管20多年,曾任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連任三屆選委會委員。2021年立法會選舉,陳沛良成為中國太平歷史上第一位香港立法會議員。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