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起歷經七年、35輪漫長談判之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於2020年12月30日庚子年的最後時刻,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兩大歐盟領袖共同參與視訊會議下,正式結束談判,達成簽署協定共識。中歐雙方此一突破性、重要性進展,可以說是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加上美國特朗普政府粗魯獨斷獨行干擾,導致經濟秩序呈現嚴重失衡、產業供應體系面對斷鏈威脅之下,給世界各國在新的一年帶來希望的曙光。
其一,從過去四年以來的全球情勢變化加以分析,美國在“美國優先”原則指導下堅持實施“單邊主義”,先後選擇退出其所倡議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Paris Agreement )等區域經濟整合或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相對中國則是在經濟快速崛起之同時,積極投入國際社會舞台,雖被解讀為與美國較勁的意味,但卻又表現前所未有態度,願意肩負國際社會責任,共同參與處理國際社會事務。例如:中國在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後,馬上公開表示,願意參與美國退出之後日本所替代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及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架構下推動亞太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AP)等區域經濟整合,藉以促進區域經濟繁榮。很顯然地,中國積極推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除了兌現擴大市場開放重要承諾之外,其實更為未來推動中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先行鋪路。